x 广告
当前位置: 产业 > > 正文

一口价引争议 网约车下一程怎么走

2023-09-01 10:21:19 来源:南国早报

近日,全国多地监管部门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了密集约谈。值得注意的是,监管部门的约谈内容主要集中在定价问题、合规问题等方面。相关专家表示,“一口价”争议背后,问题的根源在于网约车市场的供需失衡,“一口价”定价机制还需寻求更优解。


(资料图)

司机不想接又不得不接单

所谓“一口价”订单,即乘客选择目的地后,网约车平台给出一个固定价格,不管路程是否发生改变、路况是否拥堵,乘客最终的支付车费始终不变。

“‘一口价’一般都是十多块钱的单子,除去成本和平台抽成,几乎就是白跑。”网约车司机老张抱怨道,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一般由订单车费、附加费和奖励构成。在基础的订单费用之外,附加的奖励曾经是司机的重要收入来源。“以前金牌司机还能拿到不少奖励,但现在也没这个说法了。”

老张成为网约车司机已近10年。在长时间里,他已经摸索出了相对高效的接单规律:如何避开拥堵点、哪个地点接单率高、什么订单类型收入高……运气好的时候,老张一个月的流水能有1万元到万元,除去成本,净收入不足万元。

老张说,如今网约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平台“以低价促单量”为营销策略,但当遇到路况复杂、拥堵的情况时,司机的利润和收入根本无法保证。

“‘一口价’的抽成和其他单子一样,所以跑起来比实时计价吃亏多了。”一名网约车司机叫苦不迭,他曾在高峰期接过“一口价”订单,原本预计20分钟的路程走了近一个小时,其中所耗成本远高于车费,但这些亏损并非网约车平台承担,而是由司机个人承担。“跑得真窝火,但是不接单又不行。”

“‘一口价’也有好处,就是系统派单会多一些。”该司机表示,尽管平台对司机接“一口价”并无强制要求,若不想接单,只需关闭系统后台功能即可,但他发现,如果不接“一口价”,也很难接到其他的普通订单。

乘客“一口价”不用担心绕路

随着“一口价”的争议增多,各地监管部门也在加强网约车平台和聚合平台管理。

7月25日,武汉市交通运输局等多部门联合约谈高德打车及携华出行、星徽出行、风韵出行、妥妥E行等9家网约车平台负责人;7月31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局与深圳市公安局、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对滴滴出行、高德打车两家头部平台进行警示约谈;8月11日,合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交通局等多部门约谈该市主要网约车平台企业;8月14日起,上海市交通委、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对上海18家合规网约车平台公司以及滴滴出行、高德打车平台进行约谈……

与司机不同的是,不少乘客更愿意接受“一口价”订单。市民文丽打车经常选择“一口价”,“定价相对合理,也不用担心时长费,更不用担心司机故意耗费时长或绕路。”

滴滴打车的工作人员表示,8月2日,在济南、珠海等城市试行特惠订单司机侧实时计价,当实际行驶的里程、时长超出了预计里程、时长,系统将为司机按照实际行驶情况重新报价。

记者发现,滴滴打车在特惠快车一栏里仍有“一口价”的标注,但计价规则显示,“一口价”为预估支付金额,若实际下车地点远离原终点,或实际里程与原里程偏差较大,将按实际里程时长重新计算“一口价”。同样,高德地图依然存在“一口价”,并标注了“单单一口价,堵车不加价”的说明,乘客打车时仍会优先勾选“一口价”订单。

专家根源是平台竞争激烈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明志认为,网约车平台“一口价”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约车数量大幅增长,造成了网约车市场趋于饱和。作为供给方,网约车平台的运力十分充分,对于消费者而言,有了很多选择余地,这也导致平台和平台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各个网约车平台为了进行有利竞争,就会采取一些特色的定价机制,尤其是“一口价”和“优惠价”。

张明志分析,“一口价”的定价机制是否合理,取决于网约车平台的固定价格是否低于市场价格,“如果‘一口价’与实时计价相差不大,消费者乐于接受且司机也愿意接单,这也是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如若‘一口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格,显然会涉及不正当价格竞争。”

网约车市场已从流量竞争向服务力竞争转变,张明志表示,网约车平台在未来的营运中应考虑多重因素,首当其冲就是要建立在运营安全和确保服务质量的基础上。

张明志建议,平台要充分地考虑司机端和乘客端的双方权益,只有双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平台才能在未来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对网约车平台来讲,一定要针对相应的定价机制建立不同的服务类别,只有建立相应的门槛,强化监管、优化运营规则,才能让网约车平台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据《齐鲁晚报》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热讯直播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